风险防控

NEWS CENTER

资讯分类

热门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发布时间:2021-02-23 16:00:36
联系人:何宏伟
电话:0717-7853119
手机:13972001884
邮箱:406104219@qq.com
传真:0717-7850085
网址:www.hbsexch.cn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湖光路4号金地广场7楼

资讯详情

测绘拓荒者 开路急先锋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来源于网络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0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沪蓉西测绘人员在野外工作本报记者张泉王功尚通讯员黄继跃他们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拓荒者和探路人,他们的身影第一个出现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沉睡的武陵山脉在他们铿锵的足音中醒来。两年中,他们用坚实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鄂西的山山水水,累计行程达2000多公里,数历生命之险。

测绘拓荒者 开路急先锋

【概要描述】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沪蓉西测绘人员在野外工作本报记者张泉王功尚通讯员黄继跃他们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拓荒者和探路人,他们的身影第一个出现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沉睡的武陵山脉在他们铿锵的足音中醒来。两年中,他们用坚实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鄂西的山山水水,累计行程达2000多公里,数历生命之险。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来源于网络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1-01
  • 访问量:0
详情
测绘拓荒者 开路急先锋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沪蓉西测绘人员在野外工作
  本报记者张泉王功尚通讯员黄继跃
  他们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拓荒者和探路人,他们的身影第一个出现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沉睡的武陵山脉在他们铿锵的足音中醒来。
  两年中,他们用坚实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鄂西的山山水水,累计行程达2000多公里,数历生命之险。
  经过千辛万苦的两年踏勘,一条跨越千沟万壑、穿越层峦叠嶂的玉带,在他们手中绘就——
  每一个清晨,沉睡的武陵山在他们的足音中醒来
  2002年4月,江城已是满园春色,鄂西武陵山脉犹自在严寒中沉睡。一支20多人的队伍,扛着笨重的三角架,背着精密光学仪,一路向西,从春暖花开的都市,走向白雪覆盖的山野。
  他们就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首批探路者——湖北省测绘局第二测绘院的线路踏勘和测绘人员,这是一个他们从未想过的艰险旅程。
  8年过去了,现年48岁的精测室主任刘文斌,对这次长达两年的测绘之旅仍记忆犹新。
  整个沪蓉西的踏勘工作是从宜昌的猇亭开始的,然后经宜都、长阳、巴东——一路向西。猇亭、宜都段都被刘文斌一语带过,这支队伍的故事从长阳开始,而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冷”,这也是他记忆中最深的一个感受。
  进入长阳段,已是5月。“从武汉出发时,每人只带了件外套和几件秋衣,结果在长阳县贺家坪,差点没被冻死在山上。”刘文斌说。
  贺家坪海拔千余米,山脚温暖如春,山顶却雪花飘飞,寒风刺骨,仅身着秋衣及单薄外套的测绘人员在山上一呆就是好几天。山民们都穿着棉衣棉裤,猫在家里烤火,但测绘人员却不行,每天清晨6时,他们就得起床,将能穿的衣服全穿上,带上干粮,顶风冒雪,在野外进行测量。“在野外一呆就是一天,几件单衣,根本无法抵挡雨雪寒风的侵袭,一天下来,大家都冻成冰人了,手脚全不听使唤。那个冷呀,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经历。”刘文斌说。
  被探路者叩醒的武陵山余脉,一开始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饮山泉,啃土豆,斩荆棘,宿山舍,千沟万壑绘玉带
  春夏之交烤炭火,大冬天里睡竹床,酷暑盛夏不洗澡,这些生活中的反常事,对沪蓉西的踏勘人员来说,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50余名测绘工作者,足迹踏遍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为轴线、正负两公里的千沟万壑,每人总行程达2000余公里。
  刘文斌搞测绘已有20多年,他感到难度最大的还是沪蓉西。“一是山难爬,二是标难建,三是生活艰。”
  最难爬的山当属巴东境内的梨子坪。“山陡路险,前面的人只能看到后面人的头,很多山路人迹罕至,灌木荆棘密布,我们只得在当地山民的带领下,拿着砍刀,一路披荆斩棘砍到山顶,虽然穿着长衣长裤,但脸上、腿上、手臂上仍然被荆棘划出道道血痕。”刘文斌回忆说。
  除了山难爬外,测绘人员面临的又一大困难就是“埋石”,即在测量好座标的地点,用混凝土浇筑椎形标识。浇筑一个标识需水泥、石料1000余公斤,其中在山下做好的椎形标重达35公斤,在偏远山区,难以找到农民工的情况下,这些材料完全靠测绘人员自己肩背手扛搬上山。“以往的踏勘中,我们一天可以埋20多个,而在沪蓉西,我们一天最多只能埋一个。”刘文斌说。
  在人烟稀少的武陵深山,生活上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测绘人员身上的干粮就是当地山民烤的几个土豆。“刚开始吃的时候,还觉得挺香的。但吃到后来,我们宁可啃干脆面。”刘文斌笑着说。为了减轻身上的重量,测绘人员一般不带水,口渴了,就捧几口山泉。
  毒虫蜇,防毒蛇,山洪冲,险坠崖,两载寒暑,几历生死
  在两年的沪蓉西测绘工作中,刘文斌和他的队友数十次出入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几历生命之险。采访中,刘文斌和他的队友们说起这些历险故事时,都显得不以为意,而我们却分明能感受到背后的惊心动魄。
  夏天的武陵山,就像一个热带雨林,神秘、美丽而又处处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在野三关茂密的山林中,他们曾看到过手臂粗、长达数米的蛇蜕。“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么粗的蛇蜕,还真有些头皮发麻。”刘文斌说。
  丛林中毒虫毒蛇多,其中包括毒性极大的蝮蛇、竹叶青等。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每次在山林中行走时,都必须有一人手持长棍,小心翼翼地在前面“打草惊蛇”。两年来,由于小心防范,没有人被毒蛇咬伤,但被毒虫蜇伤是常事,好在他们随身带有防虫防蚊药物而未有大碍。
  “事实上,真正的危险,既不是毒虫毒蛇,也不是山林中的野兽,而是山洪。”刘文斌说。
  在巴东大支坪,他们就曾亲历过这危险一幕。那天,他们登上一个海拔1700米的山头进行测量,没想到朗朗晴空风云突变,很快就下起瓢泼大雨。他们赶紧把仪器抱在胸前往山下跑,暴发的山洪顺着山路冲刷而下,挟裹着他们一直将他们冲出几十米远,身上大部分被山石和荆棘划伤,一身泥水血水。好在洪水不大,才未造成更大后果。
  “类似这样的事经历多了,对我们来说,也就不觉得有多危险。”刘文斌说。
  “在沪蓉西两年多的测绘工作中,您亲历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在记者的“逼”问下,刘文斌简单透露了他至今仍感后怕的一次经历:
  在山上测量时,常常要寻找至高点作为测量点。有一次,他选好山头的一个制高点,全神贯注进行测量,脚下就是70余米的悬崖,测着测着不小心一脚踏空,幸运的是,他被悬崖边一块突出的大石头“接”住,捡回一条命。“当时真是吓出一身冷汗,这事我一直都没敢给家人讲。”刘文斌笑着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业绩

在线留言

WRITE A MESSAGE TO US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主办单位:湖北省鄂西地质测绘队有限公司   http://www.hbsexch.cn  鄂ICP备18007738号-2
联系方式:0717-7853119 | 联系地址:中国 湖北 宜昌市夷陵区湖光路4号 | 邮编:443100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宜昌

第三方代码样式-勿删

发布时间:2022-12-01 10:44:54